湖北日報訊 記者洪濤 永輝 通訊員海全 兵勝 勇瑜
  編者按 去年以來,我省丹江口、老河口、谷城三縣市搶抓先機,加快組群發展,率先探索跨區域合作發展新路,給力襄陽建設漢江流域中心城市,並以此開啟了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先行先試試驗區的大幕。一年過去了,本報記者就此深入探訪。
  潮涌漢江,風動河谷。
  借助新一輪的漢江開放開發東風,“丹河谷”號巨輪正牽引拉動鄂西北腹地,在蜿蜒的江面上劈浪前行。
  有形之手起宏圖
  本月初,谷城南河三橋通車。滾滾車流沿江北上,直抵丹江口。
  橫亘谷城、老河口之間的王甫洲大壩,攔江形成巨大的“梨花湖”。南河三橋所連接的環梨花湖一級公路,時速80公里,將形成連通三地的半小時內環線。
  “基礎設施建設與宏觀規劃,是構築‘丹河谷’平臺的有力抓手!”襄陽市委副書記、老河口市委書記朱厚倫說。
  今年元月,連通老河口與谷城的河谷大橋開工,將縮短兩地車程20分鐘。
  一大批支撐“丹河谷”的基礎工程項目加緊推進。丹江口與老河口約定,攜手推進漢丹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並將其延伸至河南。谷城與老河口約定,積極爭取襄十城際鐵路在河谷新城設站,共同推進老宜高速建設。此外,輻射影響三地的漢十高速匝道改造、316國道改線、梨花大道、光化大道建設等項目,都在緊張施工。
  三縣市以組合型模式加速融合。老河口市區北延,打造江山—洪山嘴城鎮組團,與丹江口對接;同時建設陳埠城南新區,與谷城縣對接。谷城縣城北拓,發展冷集城北新區,與老河口全面對接。丹江口順勢南下,在谷城冷集發展“飛地”經濟園區,與河谷組群對接。
  “丹河谷”還約定:共同推進漢江生態環境保護,併在空間佈局和城鄉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產業結構和產業佈局、旅游資源開發和利用、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市場要素等6個方面,加快“一體化”步伐。
  目前,由省社科院編製的“丹河谷”組群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由省住建廳牽頭編製的“丹河谷”組合型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均在緊張編製之中。
  放大市場的力量
  老河口洪山嘴鎮蘇家河村漢江邊,正崛起一排排精典英倫風格建築群。該項目總投資50億元,未來將成為鄂西北首屈一指的溫泉度假、養生休閑、觀光旅游城鎮。
  蘇家河周邊,既沒有支柱產業,又沒有發達城區,企業為何砸下巨資,平地造城?
  “這裡是‘丹河谷’的金三角區域,企業看好它的地理、交通優勢。”工程負責人賀有昌介紹,項目取名“紅河谷”國際生態旅游度假區。
  谷城縣委書記艾文金認為:“丹河谷”組群的發展,大大加速了鄂西北“金三角”區位的構建,促進了資源要素的流入與整合。
  “谷城循環經濟年產值超200億元,老河口的也有88億元。”艾文金說,強強聯合申報全國循環經濟示範區,將讓兩地都受益。
  在老河口仙人渡鎮,服務駱蓄集團的楚凱、楚祥等循環經濟企業扎堆聚集。生產經理範昌貴說:“這裡離谷城近,土地等要素價格又便宜,有利於發展壯大。”
  除循環經濟合作外,河谷兩地汽車產業約定共同突破整車項目。老河口多家油脂企業入圍全國百強,谷城則將避免同質競爭。
  合作帶來多贏。去年,168個項目“登陸”老河口,實際到位資金逾150億元。谷城去年開竣工項目260多個,固定資產投資172億元。此外,丹江口將和谷城共建10平方公里的“飛地”園區,以吸引資本入駐。
  “1+1+1>3”的效應,正在市場大潮中倍增。
  爭做“先行者”
  “‘丹河谷’發展的錶面,是區域組群的崛起。而實質則是跨區域城市協作機制的建立和‘四化同步’改革紅利的釋放。”朱厚倫認為。
  上月底,襄陽、十堰兩地市長的手緊緊握在一起。雙方簽訂協議,共促“丹河谷”組群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先行先試試驗區。
  ——爭取建立“1+2+3”工作機制。三地共同向上爭取,建立由省級領導、兩市推動、三地實施的工作推進機制,成立工作專班,扎實推進“丹河谷”組群發展。
  ——著眼於夯實發展基礎,實施交通內通外聯工程,加快城市新區和城鎮組團建設,加快在規劃、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城市發展、生態保護等五個方面“先行”。
  ——著眼於增強內生動力,綜合推進在用地、就業、看病、交通、通訊等方面的融合,探索在金融服務、用地平衡、社會保障、戶籍改革、生態補償等5個方面“先試”。
  “資源、要素有限時,城市間相互合作,共享資源,合理分工,將會大大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認為,“丹河谷”有望成為漢江經濟帶發展的“引爆點”,也必將成為漢江生態經濟帶新的城市增長極。
  (原標題:風起漢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81vencn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