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
  ●涉及未來35年發展,為我省史上編製期限最長規劃
  “2049年,帶孫子到漢江看江豚跳躍”
  ■ 本報記者 韓立山 黃敏 通訊員 趙海濤
  “2049年,我真心希望可以帶著孫子看到漢江里跳躍的江豚。”昨日,由省社會科學院編製的《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總體規劃大綱》出爐,省發改委組織了省環保廳、水利廳、農業廳、旅游局、相關高校專家和地市發改委專家,對大綱進行激烈討論。
  據瞭解,該規劃將漢江生態經濟帶定位於長江經濟帶綠色增長極,將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貫穿始終。
  該規劃涉及我省10市(林區)6.3萬平方公里區域,占到全省三分之一國土面積,規劃期為2014年至2025年,遠景展望到2049年,為我省有史以來編製期限最長的規劃方案。
  生態產品究竟該怎麼供給?防洪減災能力是不是應該放在水生態規劃內容中第一重要的位置?是不是應該統一增收環境稅,不再新設稅種?漢江中下游南水北調後的生態補償如何落實……昨日會上,在省社科院副院長秦尊文對規劃大綱進行介紹後,到會的省里各廳局官員、高校專家以及地方發改委代表對大綱內容進行激烈討論。
  “2049年,我真心希望可以帶著孫子看到漢江里江豚的跳躍。”荊門市發改委經濟動員辦公室專職副主任劉金山的發言引發諸多專家的共鳴。
  “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就是漢江里的鴨子,真心希望課題組多下去調研,一定要把漢江的地勢、地貌研究清楚,這是基礎。”潛江市發改委綜改辦副主任範和平建議,這個規劃因水而起,也應該因水而落。
  省發改委戰略辦副主任徐新橋認為,這個規劃難就難在要能落地,可操控。
  據瞭解,在聽取各方專家的意見後,具體規劃內容將於7月底完成,通過評審後正式上報國家發改委。
  10市(林區),流域面積6.3萬平方公里。
  十堰市鄖縣、鄖西縣、竹山縣、竹溪縣、房縣、丹江口市、茅箭區、張灣區;神農架林區;襄陽市襄城區、樊城區、襄州區、南漳縣、谷城縣、保康縣、老河口市、棗陽市、宜城市;荊門市東寶區、掇刀區、鐘祥市、沙洋縣、京山縣;隨州市曾都區、隨縣;孝感市安陸市、雲夢縣、應城市、孝南區、孝昌縣、漢川市;潛江市;天門市;仙桃市;武漢市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漢南區
  (此外,影響區還有3個縣市區:荊州市荊州區;隨州市廣水市;孝感市大悟縣。)
  武漢市
  該市漢江流域6區是武漢城市圈核心,是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的“主發動機”。
  丹江口庫區和神農架林區
  國家重要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瀕危珍稀動植物保護示範區。
  孝感和仙潛天
  建成大武漢先進製造業協作配套基地。
  孝感、大悟
  國家重要的土壤侵蝕防治生態功能區,全省土壤侵蝕防治主體示範區。長江中下游的重要水源補給區,全省東北部重要的生態屏障。
  荊門城區、荊州區
  長江中游地區重要綜合性交通樞紐,全省重要的石油化工、建材、紡織服裝、家電、農產品加工基地,全省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襄十隨城區
  全國重要的汽車生產基地,中部地區重要交通樞紐,區域性物流中心和生態文化旅游中心。
  建漢江生態
  經濟帶開放開發投資公司
  發揮政府信用和協調功能,加強與金融機構的溝通與合作,爭取更多的信貸投入。積極爭取國外政府、民間組織以無償援助項目等形式參與區域生態建設。建立湖北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投資公司,制訂有利於籌集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資金的各項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漢江生態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園區建設和產業開發。
  試點水污染稅等
  專項新稅種
  建立與主體功能區相配套的財政轉移支付機制,統籌國家生態補償等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和市、縣(市)兩級相關預算外資金,設立漢江生態經濟帶建設專項資金,穩定建設投入渠道。試點水污染稅、大氣污染稅、生態補償稅等專項新稅種。試點發行漢江流域綜合治理專項債券。
  放開中小城市
  落戶限制
  率先實現農村人口就近城鎮化,優化創業環境,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造吸納返鄉人員參股。
  創新戶籍政策,統一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政策,加快全面放開小城鎮和50萬人以下中小城市落戶限制。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
  在考評指標中,納入生態經濟指標,沿江打造生態景觀。在整個規劃內容中,加強數字規劃、空間規劃和工程規劃,落實到執行者,確保規劃實施。
  ——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工李紅
  新鮮空氣、乾凈的水、安全的生態農產品等,這些都是生態產品,建設生態經濟帶,就要思考如何將好的生態產品提供給社會,首先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從生產、包裝到物流等各個環節,都需要政府提供補償制度。同時,還要制定強有力的法規,對一定空間和區域的開發建設行為進行約束,確保有序開發,可持續發展。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曾菊新
  大綱編製要體現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及水污染防治措施,南水北調中,“引漢濟渭”工程將減少漢江約30%的水環境容量,對漢江生態環境會帶來一定影響。
  對此,需要依賴國家對漢江水污染防止、清潔小流域等方面有更大的投入,也需要政府對生態環境提供財政上的支持。目前,“引江濟漢”工程已建設完畢,這個工程能對漢江下游的水量進行補充。
  ——省南水北調辦總工李靜
  生態文明是後工業文明,目前漢江流域還未完成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怎麼建設生態文明?生態制度如何制定和實施,生態文化怎樣得到傳承?
  要做到產業升級轉型,須具體提出傳統工業怎麼轉型,培育哪些新型產業?針對不同的功能區,設定不同的考評指標,國家層面的重點開發區,經濟考核指標要大一點,省級的要小一點,國家級貧困區等,要划出不同層次的指標。
  ——武漢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吳傳清  (原標題:我省漢江生態經濟帶開放開發總體規劃大綱出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e81vencn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